中文版ENGLISH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地动态

“中华现代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治理研究”项目推进会顺利举行

  2023年9月1日下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重大研究项目“中华现代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治理研究”项目推进会,在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云南大学社科处处长杨绍军教授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云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周平教授,项目组主要成员所在单位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方盛举教授、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院长黄清吉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子课题负责人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刘永刚教授、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张会龙教授、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白利友副教授、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健教授、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孙保全副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讨论会。

  首席专家周平教授从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性质、研究设想、项目意义等五个方面,就项目情况作了总体介绍。项目紧扣“中国在现代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进行国内民族问题治理”这一核心主题,基于政治学立场,尤其是民族政治学的角度,对如何处理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进行了学理性阐释,全面系统地呈现中华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民族问题的内涵、治理实践和演进逻辑,揭示民族问题治理服务于国家治理的现代内核。

  方盛举教授对项目的获批立项表达了祝贺,对长期耕耘在民族政治学一线教学科研的周平教授表达了敬意,从项目的推进、项目的管理、项目的产出等方面表达了对项目的支持,期待课题组围绕民族问题治理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黄清吉教授对研究项目实现通识性领域知识创新、云南大学政治学特色领域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表示高度肯定,期待项目研究为推动民族政治学重大理论创新,丰富与发展重大标识性成果,推进人才培养等发挥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周平教授从研究的基本考虑、研究要突出的特点、研究要关注的核心问题等方面详细部署了项目的推进工作。一是研究的基本考虑:基于政治学角度,围绕“中华现代国家建设中如何进行民族问题治理”这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国家体制、制度安排、治理实践、国际经验、改进治理等五个维度展开研究。从政治学学科意义与学理性阐释等维度,对问题作出学理性、科学性的解释,最终实现有效的知识供给和理论供给。二是研究要突出的特点:立足政治学的立场,从国家角度审视与看待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举措;既要认清“前天”,把握“昨天”,立足“今天”,也要展望“明天”,基于历史性、长时段的研究考察,对民族关系的变化及其内涵形成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要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深刻把握中国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发展进程;深刻认识世界其他国家开展民族问题治理的经验教训。三是研究要关注的核心问题:从民族问题治理的涵义、历史构建、制度体系、历史演变、外部借鉴、继续发展等方面聚焦项目子课题研究。厘清核心概念是项目研究的首要前提。“民族问题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一部分,是在国家治理框架中运用国家权力,动员和调配国家资源以应对民族关系中的冲突与矛盾。现代国家构建、民族构建及其所构建的民族关系,决定了民族问题治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构建而来的,其本质、内涵、机制、运行方式等都是在此过程中形成并沉淀而成。这也表明了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治理是在现代国家的治理框架中形成的,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在一个完整的制度安排中展开。这些具体民族问题治理过程的体制机制、制度安排等基本框架,呈现为民族问题治理的小逻辑与国家治理的根本逻辑,民族问题治理随国家治理的调整而变化,进而形成民族问题治理的演进逻辑。放眼世界,其他国家对民族问题治理阐释的经验与教训、解决成效与治理得失,能够为中国确立民族问题治理的正确道路提供有益镜鉴与参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愿景,也对民族问题治理提出了新的期待和新的要求。民族问题治理的内外部条件与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进一步要求从整体性把握和改进中国的民族问题治理,唯有从中国实际出发,才能形成或找到有效治理的良方。总体而言,项目以国家治理中的民族问题治理为研究对象,将民族问题治理置于中华现代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在宏大视野与整体历史中发掘民族问题治理与国家治理的本质联系,揭示民族问题治理演进的底层逻辑,丰富中华现代国家建设与国家治理内涵的认识,为应对日趋复杂的民族问题提供有效的知识和理论供给。项目研究坚持治理研究的基本定位,开展学理性阐释与学理性研究,以产出高质量的原创性成果。

  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就子课题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惑、推进项目研究的主要思路等方面展开了交流。刘永刚教授主要从现代国家体制和多民族国家体制切入,以揭示民族问题治理的特定属性和方式。张会龙教授结合既有研究经历,从揭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伦理原则寻找突破。白利友副教授明确了将民族问题置于国家治理总体框架中的内在规律性认识,以进一步探索民族问题治理的新内涵。张健教授聚焦西方国家民族问题治理的发展历程,总结改进中国民族问题治理的经验教训。孙保全副教授将民族问题治理置于全新发展进程,围绕国家发展目标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创新民族问题治理的实践路径。项目组成员还就如何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创性研究、各子课题的成果要求、研究计划进度安排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下一阶段,课题组将围绕研究计划,加强内部沟通和外部交流,进一步明确核心问题,在项目研究与推进过程中,进一步明确民族政治学的学术思想、统一学术规范、凝练学术队伍、推动研究水平提升,以产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政治学学科发展提供支持,不断凸显民族政治学对政治学学科的贡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