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ENGLISH
首页» 新闻动态

北大—哥大联合举办第四届国家治理论坛

  10月24日,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第四届国家治理论坛“全球治理:公共服务与社区优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成功举行。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灾害预警国家研究中心、哈佛大学、纽约市,中国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名学者与会,中美相关领域的其他学者积极参与了论坛。

与会中国学者合影

  论坛开幕式由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项目联席主任孙哲教授主持。

孙哲教授主持会议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Merit Janow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前三届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国家治理论坛所取得的丰富成果。她指出,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和美国学者彼此通过沟通与协作积极探索基层社区治理和管理服务创新、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是中美两国政府和学者共同的责任与使命。

Merit Janow教授致开幕辞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克管理中心执行主任William B. Eimicke教授热烈欢迎与会中国学者到来,指出经过三年的努力,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与哥伦比亚大学毕克管理中心已经建立了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希望中美两国学者通过这个平台能够更好地分享政府治理、社区治理创新的最新成果。

William Eimicke教授致欢迎辞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浦劬教授代表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对哥伦比亚大学对于联合论坛的大力支持和精心筹备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指出,今年北京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国家治理论坛召开之际,恰逢中国召开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社区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现代化是中美两国学者共同面对的共同命题,社区治理创新和公共服务优化供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乃至全球治理进步发展的基础,北大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这次学术盛会,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区治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王浦劬教授致开幕辞

  论坛第一阶段研讨由哥伦比亚大学中国项目联席主任孙哲教授主持,论坛主题为“基层政府的治理创新”。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Robert William Walsh以商业改善区为例,分析了纽约市商业改善区在卫生治理、公共安全、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运行机制、监督机制,通过寻求小企业、社区和政府三方的协同治理,有效地重塑了社区治理的形态。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燕继荣教授以典型案例,从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城市治理的变革与创新,分享了中国城市在城市网格化治理、城市智慧社区创新、城市便利化服务创新、城市管理精细化创新、城市协同治理创新、城市多主体治理创新、城市治理智能化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提出进一步推动城市治理的重点治理事务。

  美国灾难预警国家研究中心危机管理中心主任Joe Pfeifer以哈德逊河飞机迫降、桑迪飓风的危机应对为案例,分享了危机管理中进行创新应该做到“5C”,即connect(连接)、collaborate(合作)、coordinate (协同)、command(命令)与 control(控制),且需要在不同阶段科学运用这五种手段。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郭剑鸣教授以中国浙江楠溪江流域社区治理创新为案例,分析了基于共同环境的社区治理问题。郭教授指出,只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制度安排机制、运行机制、利益共享机制、认同机制,激励兼容的集体行动机制才能成为可能。

“基层政府的治理创新”议题主旨发言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王丽萍教授发言指出,社区和公共服务并不是常量,需要在语境框架下进行多维度的概念分析。王丽萍教授对比分析了英国城市和美国家庭保护计划、马拉维供水项目等项目,以北京市社区与公共服务改进为例,指出需要在复杂的社区中探索公共服务改进机制。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Steven Cohen从可持续政策的必要性分析开始,指出政府应该发挥促进基础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激励私人投资等的作用,通过可持续的发展政策,打造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和更具竞争力的商业环境。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Erika Whillas 认为,必须通过社区的多元参与形成集体智慧来应对21世纪的新型挑战,他特别介绍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美国波特兰市等地如何通过社区参与应对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与IBM合作应用智慧城市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通过真正的社区参与推动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在社区治理和城市管理中发挥作用。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周光辉教授从解释新中国70年变迁入手,运用比较历史分析方法,指出中国作为再构建的民族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必须解决超大规模国家的有效治理和后发国家现代化变革的双重难题。中国不断增强国家的自主性,对外坚持独立自主,对内防止利益集团俘获,从而建立了保障自主性的权力、制度与机制,有效解决了现代化道路中的双重难题,在未来发展中需要进一步积极探索与强国家相契合的社会治理机制。

  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朱耀垠介绍了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该活动以社区为基础,以群众为主体,从居民的房前屋后为工作切入点,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工作路径。通过简化注册手续、以奖代补等手段,不断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激发居民参与意识与公共意识。

“基层政府的治理创新”议题主旨发言

  论坛中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克管理中心执行主任William B. Eimicke教授围绕着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政府绩效管理进行了多案例比较分析。他指出,大数据带来的数字化使得更方便进行绩效评估,大数据技术助力了空管局、纽约市消防局的绩效提升,促进了纽约市公共健康计划的有效实施,为城市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论坛第二阶段研讨由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Zach Tumin教授主持,主题为“政策与案例研究”。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访问学者、复旦大学博士生张慧娟以中国四川武侯区等地的成功实践为案例,通过对中国行政服务组织创新过程的分析发现,基于系统性的结构创新、流程创新以及理念创新可同时提高政府效率及其回应性,较好地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平衡。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姜晓萍教授从“城”与“市”的古代意涵出发,指出城市生活从原初就是关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是认知城市社区治理的价值目标,互动共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特色,以人民为中心是城市社区治理的亮色。她以四川成都为例,分析了成都在谋划城市社区治理战略系统、社区治理规划引导、健全社区治理公共政策体系等方面的积极尝试,并认为良好的社区治理应该具有人民性、互动性、协同性、多样性、现代性。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Zach Tumin教授介绍了纽约市警察局推出的patternizr系统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来降低犯罪,该系统可帮助警察局搜索海量案件档案,并由此识别出可能发生的犯罪模式,由此有效降低了城市犯罪率。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句华教授分析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历史变化及其发展规律,她指出,当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数量不断增长,但是,由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购买主体、内容、资金的碎片化,在满足民众多元需求、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会带来购买服务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后果,这都需要政府和学界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政策与案例研究”议题主旨发言

  论坛第三阶段研讨由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浦劬教授主持,主题为“公民参与、技术变革与政策回应”。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杨立华教授分析了政策专家在政策制定和政府实践中如何更好发挥作用。他以荒漠化研究为例,当前国内学界的政策专家主要包含农林研究院、中科院、大学、当地治沙站、当地社会团体等五类研究群体,前三类群体以研究导向,后两类则为实践导向,不同专家参与政策制定会造成不同的政策后果。通过扎根理论、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发现只有将实践取向和研究取向的专家相结合,才能得到更好的政策绩效。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政法教研部讲师李锋以全国性网络问政平台上的政民互动行为为分析案例,通过列举实验的结果显示,政府对于具体诉求的政府回应行为和政策性回应两者既有显著的差别又具有一定联系。在中国特色党政治理体系下,地方官员同时受到行动性治理与科层治理原则的形塑。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Joah Sapphire通过多案例比较,指出在引入信息通信技术后,智能化运输系统能够帮助城市改善道路设计、降低事故发生率。他还分享了新技术对于车联网管理系统、建筑群保养与维护的积极作用,指出技术革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Brian Kennedy从金融政策分析的视角入手,分析在国债利率不断下降的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却并不举债改善基础设施。城市治理的政策取向不仅受到全球治理格局的影响,也受到联邦政府税收制度、财政制度的现实约束。

“公民参与、技术变革与政策回应”议题主旨发言

  发言结束后,与会全体学者围绕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最后,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浦劬教授致论坛闭幕辞。他指出,本次国际研讨会具有五个鲜明的特色,以社区现代化建设和创新为核心主题,围绕核心主题展开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研究,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注重案例分析,在比较分析和沟通中实现了认识的多样性和共同性。通过中外学者的分析交流,形成一系列共识,这些共识的核心理念在于治理现代化和发展创新需要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和创新,而制度现代化建设和创新,则需要科学技术大力创新。

  最后,他代表中方学者挚谢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毕克管理中心、中美联合中心为此次会议所作的精心筹备和周到安排,并与哥伦比亚大学和与会学者约定,共同推进双方合作,推动治理现代化和公共服务研究深化和持续发展,相约明年在北京大学举行第五届联合论坛。

  研讨会后,哥伦比亚大学还为与会中国学者安排了实地考察活动,在纽约市政府进行了座谈。市长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纽约市政府在应对全球变暖、洪水防治、公共服务供给、尤其是包括移民群体在内的市民群体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要求、动员社区委员会参与社区治理方面,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路径、政策和做法,中国学者针对性提出大量问题,与市长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沟通和交流,对于纽约市的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和政策有了更加深刻而生动的了解。

与会学者参访纽约市政厅

  论坛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取得了圆满成功。论坛对于引起国际学者对于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题的热烈和积极关注,扩大宣传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巨大成就,产生了积极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