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ENGLISH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地动态

创新学术体系 建设一流学科——庆祝新时期中国政治学恢复重建40周年暨《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

2020年11月28日,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举办“庆祝新时期中国政治学恢复重建40周年暨《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新书发布会”。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教授,校长助理、党办校办主任孙庆伟教授出席了大会。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政治学会等教学科研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共同就新时期中国政治学恢复重建的历程、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建设、学术体系建设和话语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隆重发布《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这一系统总结、回顾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状况的新书。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燕继荣教授主持。
郝平校长致辞
郝平总结回顾了北京大学政治学学科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传承中华文明、推进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所作的突出贡献,并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要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英才;第二,要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建设;第三,要创新学术体系,增强发展活力;第四,要积极融通中外,完善全球治理。
燕继荣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
中国政治学界的著名学者李景鹏先生向此次会议发来贺信,深刻回顾了新时期我国政治学恢复重建的历史过程,特别回顾了新时期北京大学政治学科恢复重建的过程,高度评价了北京大学政治学科和政治学研究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成就,并对中国政治学和北京大学政治学科进一步发展提出多方面建议,特别期望政治学积极拓展交叉学科和前瞻性研究。
为表达对政治学者的敬意,郝平校长代表北京大学向为学科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不同年代的学者代表黄宗良教授、徐湘林教授献花致敬。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政府管理学院王浦劬教授系统回顾了新时期中国政治学恢复重建的历程,并简要评价新时期政治学的发展成就:一是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初步得到确立;二是中国特色政治学学术体系逐渐形成;三是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王浦劬教授指出,新时代、新阶段,中国政治学发展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要持续优化学科体系、培育中国学派、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对策研究、推进前沿研究、拓展对外交流。中国政治学人要积极承担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持续推进中国政治学发展壮大。
王浦劬教授致辞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安平教授提出,未来政治学发展要在审视总结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的基础上,认真研判未来发展和优化的空间,提出真问题、做出真研究、取得真成果。
金安平教授致辞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教授指出,基于政治学研究相较于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性地位,国际关系学院将继续以培养政治学作为基本知识的核心的专业性人才为首要任务。唐士其教授强调指出,政治学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和根本,他对政府管理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进一步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加强协作表示期待。
唐士其教授致辞
前辈政治学者黄宗良教授指出,我国政治学发展的重大成就,是确立人民中心论,最核心的经验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在权力和理论相互作用下,当今政治学者的重要任务,是要把政治权力纳入到制度框架里,使权力受到监督,使政治行为科学化。
黄宗良教授致辞
“庆祝新时期中国政治学恢复重建40周年”论坛由政府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海燕主持。
李海燕书记主持论坛
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所长张树华研究员代表中国政治学会、李慎明会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向庆祝大会和《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的出版表示祝贺。
张树华研究员致辞
张树华研究员回顾了中国政治学会组建的历史,指出新时期中国政治学的恢复重建与中国政治学会的建立密切相关,40年来,学会作为全国性的政治学学术共同体,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张树华研究员认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政治学大有可为,希望中国政治学坚持自立、自为、自主、自强,以高质量、优质的学术成果回报国家和人民。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院长、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建教授深情回忆了我国老一辈政治学学者的风采和贡献。高建教授指出,老一辈学者在研究、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为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重要的是,他们开创了政治学界和谐的学术生态,显示了为学科发展呕心沥血的精神,这是我国政治学界最宝贵的财富。希望全国政治学界更加紧密团结,为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历史使命而继续奋斗。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桂林教授总结了中国政治学40年来的本土化特征。张桂林教授指出,40年来,中国政治学直面、研究和解决中国本土问题,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中国政治学的本土化包括学科设置和体系的本土化、研究内容和对象的本土化、话语建构的本土化。40年来,中国政治学筚路蓝缕、风雨兼程,彰显了学科的创新性、包容性、应用性,希望中国政治学继续直面本土问题、突出本土特色、建构本土话语,不断走向世界一流。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徐勇教授围绕“政治学的中国学派的自觉”作了系统阐述。徐勇教授指出,政治学在历史上经历了欧洲学派主导和美国学派主导两个阶段,40年来,中国政治学研究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学派的自觉,表现为:第一,反映了鲜明的中国立场;第二,研究了突出的中国问题;第三,形成了原创的中国理论;第四,做出了独到的中国贡献。希望中国政治学界同仁继续努力,推动政治学的中国学派从自觉走向初步形成。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朱光磊教授发言指出,40年来,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研究和教学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不仅初具规模,而且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为此,他对中国政治学界的前辈表示崇高的敬意,表示要学习和坚持前辈学人留下的优良传统,继续建设好政治学学科。同时,他认为,必须对中国政治学的未来充满信心,在一流大学建设和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大背景下,政治学作为主流学科的地位不会改变,政治学在人才培养、资政服务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庆祝新时期中国政治学恢复重建40周年”论坛致辞
会议的《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新书发布仪式由燕继荣教授主持,王浦劬、张树华、编辑许琳共同为新书揭幕。王浦劬教授介绍了本书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他指出,本书围绕新时代我国政治学学术发展主题,全国政治学界有73名学者参与研究并且共同编写,写作得到中国政治学会强有力支持,是政治学界集体劳动的结晶,也是政治学界同仁对于新时期政治学恢复重建和中国政治学会建立四十周年的献礼。
《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新书发布
《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一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总论和分论的结构布局,围绕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党的建设、中国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与治理、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学、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新兴和交叉学科、公共管理与公共治理等我国政治学主要分支领域,就思想理论、实践发展、现实对策、研究方法、学术交流等政治学研究专题,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政治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成果、基本状况,分析了我国政治学进一步发展的优化空间,并且遵循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系统分析了新时代我国政治学学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研究内容。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安平评价了《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一书,她认为,本书编写团队在对中国当代政治学理解的基础上,以宏观广阔的学术视野,记录、审视和评述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学术发展,体现了编者对中国政治学学术脉络和发展逻辑的把握、对中国政治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政治学研究的学术议题的洞察,也体现了对全国政治学人在政治学各个研究领域的学术进步和创新的关注、尊重和肯定。
下午的会议分为三个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建设、学术体系建设和话语体系建设展开热烈研讨。
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体系建设分论坛由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政府管理学院高鹏程教授主持。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徐勇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政府管理学院王浦劬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政府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燕继荣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臧雷振教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林奇富教授参与讨论。
徐勇教授指出,经过4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政治学学科体系建设已基本完成,但“中国政治”这一学科有待于学科化、学理化。作为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科学,政治学要提升主体性和体系性。这就意味着要建立普遍性、经验性的概念体系,提出具有原创性、相对性、一般性、可证明性的概念,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政治的规律、机制进行学理性研究。
王浦劬教授对我国政治学学科结构进行了分析,他结合高校、社科院设置学科的现状,分析了二级学科设置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他建议,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
燕继荣教授指出,我国大学的机构设置应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他希望,能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的成就,尤其应该阐述政治学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同时,他倡导探索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对于政治学的重要影响。
臧雷振教授从学科发展与研究主题、研究群体、研究支持载体、研究方法及学科影响力等方面出发,阐述了中国政治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他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政治学在研究本土政治学的同时,积极关注当下的政治现状和政治现实,加强了学科影响力。政治学研究群体呈现多样、多元、团队、传帮带等特征,越来越多的相关学科学者加入对政治议题的研究中。伴随着中国国力提升和国家发展,中国政治学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升。不过,中国政治学的整体研究规模仍需进一步拓展。
林奇富教授指出,政治学学科发展应以服务中国实践为出发点进行概念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他认为,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实践,打通历史与当代,增强学术自主性;打通国内和国际,提升政治学学术的对话性;他提出,应该更好地发挥学术共同体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提升政治学学术传播能力,为此,他建议,政治学学科建设要积极进行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
分论坛一发言人
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学学术体系建设分论坛由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政府管理学院田凯副教授主持。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光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杨光斌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金安平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明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陈军亚教授、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修科参与讨论。
周光辉教授首先介绍了当前“中国现象”带来的认知困惑,并提出三种理解思路,即一元普遍主义的现代性、多元现代性、多元普遍主义现代性。他认为,要推动中国政治学繁荣发展的新使命,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必须要进入中国情境。一方面,要进行现象学研究,进行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另一方面,要以历史的视角进行研究。他提出了“情境、历史、结构、过程、机制、价值、比较、概念、理论”的理论建构逻辑,并指出概念化的关键是构建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世界之间意义的关联,否则将无法实现政治学理论的普遍化。
杨光斌教授简要总结了四十年来我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从八十年代现代化研究的热潮,到九十年代田野政治学、西方理论中国化的分途,再到新世纪对“政治、民主、治理”等名词的中国化解释,中国政治学理论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基于历史维度,杨教授进一步提出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方面,随着自由主义在新时代出现了危机,比较政治、国际关系与政治理论的融合,比较政治向比较治理的转向都是新的研究议程。另一方面,考虑到中国历史以政治史为主,不同于西方社会史的特点,必须重视历史研究。杨教授基于比较历史视角提出,不同于英美社会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德国国家中心主义的政党中心主义概念,将成为新时代政治学发展的新范式。
金安平教授从我国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历史出发,系统分析了建国前后学科体系与学术体系的不同命运,由此强调继承我国政治学学术传统的复杂性与困难性。她指出当前政治学研究存在着将问题当做议题的现象,她就此分析认为,政治学的任务是认识整体现象背后的规律与本质,对田野调查等现象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存在着层次上的区别。此后,金教授指出,中国特色政治学中“特色”不等于特殊性,应当基于议题产生特色,而非人为构建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理论揭示社会政治发展的普遍规律。
陈明明教授分析了中国政治学知识资源来源及关系。他认为,中国政治学知识来源主要包括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传统经世主义三方面。考虑到三种理论在中国政治学发展历程中主次关系不同,陈教授认为,要理解这种关系,必须回到中国历史本身。为此,他从中国的大一统传统、超大规模国家治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等方面展开了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我国政治学学术发展的着力点:一是在大国政治学、大一统遗产、中央集权的基础上探索改造的路径;二是研究以国家治理为根本、以政党国家、中央地方、政府人民的关系为核心范畴;三是以人民而不是资本或权力为中心;四是以改革开放为重要议题研究富强国家;五是以马克思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为动力,以实践、本土为学科基本保障;六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吸收其他方面的优秀观点,使其成为促进中国政治学发展的他山之石。
陈军亚教授从探讨国家研究维度与方法的角度,详细阐述了田野政治学的特点。她指出,政治学理论固然具有理论深度,但实践也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时效性等特点,理论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因此,田野政治学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她进一步阐述了田野政治学的四个研究维度:一是历史维度,主要分析国家进程的过程和路径,研究处理历史关系中的人和人的行为;二是空间维度,主要分析国家形态演进的空间差异性,尤其在与欧洲国家的比较分析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元素;三是经验维度,主要分析国家形态演化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四是现代化维度,主要考察政治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着重分析传统与现代间变与不变的关系。
李修科博士介绍了“中国特色政治学学术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他从中国特色政治学学术体系构建的价值取向、历史方位和主体内容,西方政治学学术体系发展和构建的启示等方面,分析了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学术体系的途径、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政治学学术体系主体内容的路径。在此基础上,他分析了中国特色政治学学术体系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分论坛二发言人
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分论坛由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政府管理学院张长东长聘副教授主持。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院长、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建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桂林教授,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葛荃教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刘伟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韩召颖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任路参与讨论。
高建教授认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需要中国学者长期不断的探索与创造。他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与知识体系的建设发展紧密相联系的。从话语体系的构建路径上看,要着眼于研究中国的实践经验,从实践中提炼出新的话语。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借鉴和使用国际通行的学术和理论概念,加强与本土化经验与概念的融合,并在我国的政治实践过程中加以验证,并且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以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概念和话语体系。
张桂林教授认为,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构建是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政治学的学科发展与其自身价值和影响,必须要体现在话语体系的构建成果上。她指出,在不断构建以中国本土化经验为主要参考的学科知识概念及话语体系的过程中,中国学者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进展和积极的成果,但是,也要注意在研究本土问题和构建本土化话语体系的同时,进一步相互借鉴,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问题导向,以全面加强我国的特色话语体系建设。
葛荃教授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学学科得到良好发展,尤其是自十八大以来,政治学的发展最为醒目。这些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通史性著作问世,形成了一定的学术积累,并具备了相应的文化生态;二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本土化暨政治学理论研究的中国话语问题,成为鲜明的主题,并得到学界广泛关注;三是研究领域得以拓展。比如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包括传统政治哲学、政治文化、政治伦理、及行政管理思想等领域。葛荃教授指出,就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而言,应从四个方面着眼展开研究:第一,是政治学理论意义上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需要有鲜明的学术主体性,要重视本土创新和客观的借鉴吸纳。第二,政治学理论话语建设的路径与方法,应坚持以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为基本方法,坚持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实事求是。第三,在借鉴参照现代学科理论研究方法的同时,不应生搬硬套,削足适履。第四,政治学话语建设暨中国话语构建需要的文化环境。
刘伟教授从政治学田野研究的角度出发,分享了田野理论维度中对国家的研究与思考。他认为,田野中的国家运行过程是多元且复杂的,所以,田野中的国家问题既需要研究者深入细致的观察经验与感受,也需要相应的学术想象与理论抽象。同时,田野调查者需要挖掘和呈现的重要议题,是由田野中的研究对象或被观察者对国家的经验感受的相应想象所构成的,所以,应重视这样的挖掘和呈现,以增进对于国家多面性和实际运行的丰富理解。他指出,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学田野工作者,应时时在“既有国家理论——自身的经验与想象——研究对象的经验与想象”中来回穿梭、对照、和反思平衡,力求对于国家的表象与本质的全面认识与深刻把握。此外,在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考察方面,还应进入具体的政治-治理过程来观察,并且进一步跳出具体的政治-治理过程,从国家的整体上予以反思和概括。
韩召颖教授认为,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关乎中国政治学学科的基本根基与支撑。在构建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应在注重本土化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同时,注重对于外来理论概念的学习与借鉴。同时,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外来话语概念,也应保持客观的态度与批判性的眼光进行研究与吸纳,不应盲目地生搬硬套。应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方法,以助益解决现实问题为研究导向,结合中国特有的政治实践和政治现象,概括提炼出中国特色的政治学理论规律和话语概念。
任路老师认为,中国政治学前辈学者的治学精神与深厚丰富的学术成果,为中国政治学的不断发展扩大了空间,为后辈青年学者们对于中国政治学学科的历史感与归属感的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引与帮助。同时,他也希望,田野政治学的研究经验与成果,能够为中国政治学的理论视角、理论维度以及研究方法等提供更多积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分论坛三发言人
在会议闭幕式上,王浦劬教授对参与此次盛会的众多学者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我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通过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发挥制度优势,实现高效能的国家治理,这就需要全体政治学人在坚持和创新的统一中,不断推进学科发展、学术发展,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学术力量!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