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ENGLISH
首页» 新闻动态» 基地动态

“经济发展与现代国家建设:东亚经验”国际研讨会成功举行

  2021年11月2日,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与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第十六届国家治理论坛“经济发展与现代国家建设:东亚经验”线上国际研讨会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成均馆大学、西江大学、高丽大学和世宗大学的12位专家学者进行了讲演,中韩两国百余名师生参与了会议。

  论坛开幕式由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张荣熙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浦劬教授、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教授分别致开幕辞。

  王浦劬对参与本次论坛的中韩学者致以热烈欢迎,对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为会议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有自身的独特性。总结经济发展与现代国家建设的东亚经验,提炼抽象理论,将有助于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与治理的研究。经过十多年的接力和耕耘,国家治理研究院与成均中国研究所的合作,已经形成了双边合作为主、多方参与的制度化机制,相信和期待未来双方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扩大,成为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

王浦劬致开幕辞

  李熙玉指出,国家治理研究院与成均中国研究所的长期合作难能可贵,这将促进双方及两国学界的交流。在当今时代背景,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深入探讨经济发展与现代国家建设的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中国和韩国都面临现实挑战,在这其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展和环境的平衡问题、国际共同体中的合作机制、保障民生增进福祉等议题,需要加以更充分的讨论和回应,这也正是这次交流的意义和目的。

李熙玉致开幕辞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张长东副教授以“政党组织、国家能力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与市场关系变迁”为题,分享了其研究成果。他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背后的制度基础和国家能力变化。他指出,国家能力包括创造市场制度的能力、实施产业政策的能力、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对市场进行规制的能力,而这些能力背后的制度基础是执政党组织。在此基础上,张长东分析了我国的执政党组织影响经济增长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进而分析了重塑国家能力以应对市场转型和工业化双重挑战的路径。

  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李聿彬教授作题为“发展型国家的国家-市场关系:韩国经验”讲演。他指出,东亚国家所取得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具有如下特点:国家实施选择性的产业政策、政府直接进行金融控制和资金分配、以强大的国家力量为基础实现资源有效协调和配置。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韩国形成了合作型、互惠互利的“国家-企业”关系,走上了一条民营企业比重较大的工业化道路。但韩国经验也内含着一个悖论:发展型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大,越可能被资本力量所推动,国家的影响力却会相应随之减弱。他希望学界重视这一悖论并开展深入研究。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封凯栋副教授的讲演主题是“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和国家能力:对新中国不同时期特征的分析”。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世界工厂”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推动前沿技术创新方面却遭遇了挑战。他阐述了2006年之后,中国创新政策的金字塔结构,分析了政府在三类创新政策中的执行模式和执行能力,指出中国当前的创新政策的有效性呈现出一个倒U型的格局。在此基础上,封凯栋提出,“十四五”期间建设的“新型举国体制”,需要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系统性转变的方式。

  西江大学跨国人文研究所助理教授全宰镐以“韩国的经济发展与冷战:朴正熙时期为中心”为题,从历史和结构性角度,阐释了韩国经济发展的起源以及影响因素。他指出,从历史上看,韩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起源于“二战”后美国军政府时期资本主义体制的引入,这奠定了韩国政治制度的道路选择。韩国经济发展的成功因素在于:一是利用冷战的机会,得到发达国家的支持;二是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提升了自身技术水平。但是,在冷战结束后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成功实际上是无法复制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陈军亚教授以“乡村振兴:内生于现代国家建设‘中国进程’的政治工程”为题,分析了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特殊性。她指出,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起点是一个没有经过早期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巨型农村社会。因此,推进中国现代化国家建设,必然面对规模巨大而且差异性相当大的城乡社会,这种差异体现在农村形态、土地所有制形态、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在解决城乡差异的过程中,需要强大的国家力量介入。作为政治工程的乡村振兴,需要中国运用国家政权的强大力量,改变城乡发展不均衡状况,消除乡村社会内部发展差距,构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新的社会统一性。

第一场发言人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周光辉教授对五位教授的讲演进行了评议。他充分肯定了会议主题的时代意义,认为五位教授的研究各有特点,相互之间也具有内在关联性。这些研究的共性是引进了时间维度,进行了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划分,努力分析经济发展与国家力量之间互动的内在机制。回顾历史,中国和韩国的发展过程存在共同点,比如制定五年规划、重视出口等。他进一步指出,中国与韩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除了具有特定共性之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根本性差异在于,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韩国是资本主义现代化,在此前提下,中韩两国在政治体制、政企关系、经济体规模等方面,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所有这些,都值得深入考量和研究。

周光辉进行评议

  第二场主旨发言由张长东主持。

  西江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允美以“中国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与评价”为题,从韩国学者的角度,评价了中国改革发展方向的转型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她认为,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自然的选择,国内外的环境变化,使得中国需要集中统一领导,以更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决策效率。同时,张允美也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互联网信息管控、基层自治的实现等问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宋磊以“经济理念、政府结构与选择性的政策转移:产业政策的中国化过程”为题,从经济学理解与政治学表达两个方面分析了产业政策的类型,提出了产业政策分类方法,即产业结构政策和企业合理化政策。在此基础上,他阐释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引进了产业结构政策而忽视了企业合理化政策的原因。宋磊还以1980和1990年代经济理念和政府结构的变迁为例,分析了政策跨国转移的机制。

  成均馆大学优质民主研究中心研究员金锡东讲演主题为“东亚发展型国家土地改革为何促进出口”。他认为,战后国家建设与高速工业化时期,在增长导向型发展机制下,发展型国家能够实现经济的均衡高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土地改革。当时,在经济民族主义影响下,发展型国家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和平渐进式土地改革,这种改革,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向出口导向型工业化的转变。金锡东认为,通过寻找东亚发展型国家和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共同点,可以创建促进经济繁荣的和平机制。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舒杨以“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为题,分析了中国国家治理的结构性逻辑。她详细阐述了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与哲学基础,指出中国治理现代化是政治权力现代化、公民权利现代化以及政治权力与公民权利互动关系现代化的集成,建构性治理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施路径。在问题导向与问题解决的治理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建构和优化国家治理的主体结构、制度结构和价值结构。

  高丽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男奎以“女性描述性代表和经济机会的两性平等”为题,通过定量研究,分析了女性在获得就业机会方面遭遇差别对待的原因。通过东亚地区女性政治代表数量与其他地区的比较,金男奎认为,东亚女性议员的增加速度和世界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为此,他呼吁东亚各国能够提高女性描述性代表的数量,促进两性平等。

第二场发言人

  世宗大学国际学部李汶纪教授对第二场的讲演进行了评议。他指出五位发言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东亚各国在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中的问题与经验,具有相当深度与启示性。同时,他希望就政治稳定、决策可执行性、现代化建设的国际评价与可复制性等问题与中国学者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围绕着学者的讲演和评议,参与者展开了热烈的互动。

李汶纪评议

  此后,李熙玉和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燕继荣教授分别致辞。

  李熙玉对与会专家的积极参与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中韩两国专家在这次会议中围绕主题进行了多角度和多层面的分享与讨论,双方受益匪浅。在现代化国家建设过程中,发展中的不均衡问题,是中韩两国都面临的问题,需要通过更多的交流讨论,分享双方的治理经验。最后,他表示,希望此次线上会议是最后一届云端会议,明年大家可以在首尔实现面对面交流。

燕继荣致闭幕辞

  燕继荣在总结致辞中向参与会议的学者表示感谢,对会议的圆满举行表示祝贺。他回顾了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与成均中国研究所十六年的合作历史,高度评价了双方始终坚持学术交流、促进两国学者相互理解和提升的不懈努力。燕继荣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在此背景下,今年的论坛以“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国家建设:东亚经验”为主题,讨论了中韩两国在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经验分享,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期待,双方在疫情结束后展开更为深入的交流。

  会议取得圆满的成功。

会议合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