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第十九届国家治理论坛
东亚地区的城乡治理:过去与未来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
2024年11月16日·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二楼会议厅
开幕式
(时间:8:30—9:00)
主持:郑 宁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党委书记
致辞:
李鸿飞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
王浦劬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
李熙玉 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旨发言(一)
(时间:9:20—10:50)
主持:陈军亚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教授
发言人:
徐湘林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
《东亚现代化模式与发展型国家的兴衰》
赵成珉 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比较分析:西方现代化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徐 勇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部长、教授
《东亚社会治理的小共同体基础及现代价值》
丁海仁 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压缩现代性”与年轻一代》
杨立华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
《弱信任的力量:强政府协同治理中政府和公众对社会组织的信任问题研究》
田先红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
《半官僚化:基层政府编外人员激励机制构建研究》
主旨发言(二)
(时间:11:00—12:30)
主持:徐湘林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
发言人:
李钟赫 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官僚职业激励与中国省内不平等——省级常委会在投资分配中的作用》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
《参与悖论:印度地方治理的制度运作及与中国的比较》
尹钟锡 首尔市立大学中文文化系教授
《人口老龄化时代农村养老的新课题:中韩比较与东亚解决方案的探索》
权镇佑 京畿研究院研究委员
《韩国的城市化与治理》
杨 喆 江原研究院研究委员
《中央-地方农村治理的变迁——以江原特别自治道为中心》
肖盼晴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
《社区教育赋能社区治理:日本市民馆的镜鉴与启示》
议题研讨 现代化与中韩城乡治理(一)
(时间:14:30—15:30)
主持:田先红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
发言人:
张长东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渗透、提取与再分配:农业税取消后的农村政权重构》
祁玲玲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民主运行的公民评价如何影响东亚社会的政治极化》
胡 军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与古为新:家团制传统与韩国农村现代化》
刘舒杨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现机制研究》
彭莹莹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构建——基于党的文献的分析》
李晓鹏 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嵌入”足够了吗?——对百年来党与农村关系理解的探讨》
议题研讨 现代化与中韩城乡治理(二)
(时间:15:40—16:40)
主持:张长东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人:
林雪霏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民生供给网络的桥接中介:县域社会组织的新角色——以东南沿海雄镇Y基金会为案例》
汪霏霏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研究员、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审美价值视野下日韩乡村振兴的拓展逻辑和文旅实践》
黄 晗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德业相劝、喻治于邻:古代乡约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牟飞洁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流入人口的类型与行为分析》
常 飞 温州大学法学院行政管理系
《协同治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索》
邹照斌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博弈式协商:县乡关系转型背景下的基层政府行为研究——以Z县基层减负改革为例》
议题研讨 现代化与中韩城乡治理(三)
(时间:16:50—17:50)
主持: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
发言人:
王 清、唐银彬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资源聚合与辐射型网络: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效果何以差异化?》
王卫东、钟海艳 西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数字善治:数字乡村治理的价值面向和困境纾解——基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321”治理模式的质性研究》
姜智颖、计明杰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从韩国经验看城乡融合:治理政策与都市农业的双向推动》
刘 骁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数字连接如何驱动社区情感共同体的构建?——基于Z市H社区的案例研究》
焦淑媛 吉林大学国家发展与安全研究院
《韩国城乡治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鲍珊珊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式现代化视阈下实现人的本质的理论遵循和实践路向——基于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考察》
闭幕式
(时间:17:50—18:00)
主持: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教授
致辞:
张长东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